鄉村振興誤區之非農化
誤區:謹防克隆城市不姓農
1.工商資本強勢圈地:房地產開發成“光鮮”產業
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,從單純的種糧務農、進城打工以外,實現三產融合,開拓農民就業增收的“第三空間”。
然而,在政府大力助推之下,工商資本進入農業后,有相當一部分從事的并不是農業生產經營,出現了“房地產化”、“圈地化”的苗頭,偏離“三農”軌道。
由于種糧的比較效益低,糧補等都是直補給承包農戶,而搞其他種養業或經濟項目開發效益普遍要高,某些工商企業和大戶借土地經營權流轉之名,擅自將農田“非糧化”,改成養殖場、花木基地、農家樂、私人會所等,甚至打“擦邊球”,“以租代征”,搞工商項目開發。
“圈地”卻不直接開發,是“非農化”的一種典型表現。“我身邊就有朋友干這個,利潤空間很大。他們一次跟農民簽約很多畝,再轉包或分包,看哪個老板有能力來要地。他們待價而沽,從中賺取差價,轉包不了就撂荒。”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教授官錫強坦言。
在“非農化”過程中,房地產開發也成為諸多地方青睞的光鮮產業。江西中部的一個新村建設點矗立著一排整齊漂亮的兩層半小樓,當地干部說,這些房子是他們利用村莊整治中節約出來的土地開發的商品房,已經開始對外向城里人銷售了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近年來許多實力雄厚的大資本看中了農村的綠水青山,以“養生谷”“健康小鎮”“養老醫療”等為名,從事旅游地產開發,在山谷中建設可以出售的別墅,以及高端酒店和休閑度假設施。
2.農村沒了“農味兒”:鄉村振興成“拷貝”城市
從鄉村發展價值取向來看,一些鄉村建設不注重保留本地鮮活的“農味兒”,一味地向城市看齊,誤以為鄉村振興就是對標城市,就是對標高樓大廈,從而失去了鄉土文明固有的“精氣神”。
一段時間以來,有的地方完全不顧及農村生產、生活的實際情況,強推農村新社區建設。一些農村社區看似道路、廣場、花壇、商鋪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,和城里的小區沒有兩樣,但老百姓生產、生活變得頗為不便。
在江西某縣,當地一個遷村并居項目由政府投資,在集鎮附近建設了一個社區,在社區建設規劃圖中,房屋的戶型結構完全和城市居民小區并無二致,還在房前畫上了停車位等。小區整體房屋是徽派風格,房屋面積也是按照縣市商品房最熱銷的三居室設計的。如此精美的設計對一些村民來說,并不實用。“習慣了一家一戶的院子,弄一片停車場還不如給每家一個小院來得實在。”一位村民說,三居室在農村不適合,“分了家的老兩口住太大了,沒分家的幾輩人一起住又不夠”。
近年來,特色小鎮建設也如火如荼。不少地方僅僅抓住當地一兩個傳說故事,就建起了相關主題的特色小鎮,清一色的仿古建筑,標配的商業街,商戶銷售的也不過是各個市場的“大路貨”,幾乎看不到與特色鄉鎮相關聯的文化印記。
3.預防“非農化”:留住鄉愁記憶
當前的鄉村振興必須從產業和鄉村風貌兩個方面保留其姓農的特色。
黑龍江省農科院原總經濟師矯江、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蔣和平等專家建議,首先要認識鄉村建設開發的復雜性,做好風險預估,在資本下鄉項目啟動之初就要做出詳細研究。要對農村資源價值和開發風險做專業評估,對資本方的履約能力進行有效認定,對履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確定性做出明確的預判和約定等。
同時,建立工商資本投資清單制度和資本準入制度。湖南省農業委員會農村經營管理處處長董成森認為,應結合當地農業農村發展情況,編制工商資本投資規劃、投資指南等,引導工商資本進入農業生產發展薄弱環節,如發展裝備農業、現代種養業、智慧農業、農產品流通等新業態。
實現產業興旺,須讓農業現代化接地氣,帶農味兒。在貴州遵義市匯川區召開的2017中國農民工返鄉創業創新助推鄉村振興發展大會上,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盧中原表示,要立足農業現代化的生產、研發、科技服務體系,真正實現鄉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。
推進鄉村振興,對土地用途管制不能偏松,須有效防止“非糧化”、“非農化”。湖南省委講師團教授、湖南省政府參事室智庫聯盟專家彭宏杰建議,加強資本下鄉對土地用途管制執法檢查,將流轉耕地用途檢查納入縣鄉兩級日常土地巡查范圍,確保對耕地流轉用途監管到位。
保留鄉村風貌神韻,喚醒鄉愁記憶,是當前鄉村振興中亟待加強的內容。一些專家和基層干部認為,城鄉融合發展不是將農村變為城市,城鄉一體化也不是城鄉“一樣化”。尊重村莊自然肌理,尊重鄉土文化,回歸鄉音鄉味鄉情,讓村莊各顯其美, 才是農民熟悉的、想要的鄉村。
注: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,僅供學習交流使用,不作商業用途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。
上一篇:休閑農業如何實現農旅融合發展的?下一篇:【綠道案例】遵義游樂園——黔北最大的游樂園相關內容